作为影视行业的“新风口”,微短剧不仅在国内大火,也俘获无数海外观众的心,成为中国文化出海“新三样”(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剧与网络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微短剧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摆在从业者面前的新命题,事关微短剧未来的发展。在规范化、精品化的同时,应充分尊重其发展规律,顺势而为,巧妙借力。
微短剧“出海”可以借鉴网络文学的成功经验。微短剧之所以能在海外“出圈”,首要原因在于这一视听形式与新媒体时代的高度匹配性。微短剧讲究节奏快、剧情单元短、戏剧性强、信息量大以及“爽点”密集等,为了在有限时间内交代清楚情节,在叙事与人物塑造上往往采用模块化的方式。这些特征体现了列夫·马诺维奇所说的“新媒体的法则”,同时也迎合了“加速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碎片化的审美与娱乐需求。中国在微短剧制作与传播运营等方IM电竞,IM电竞官网,IM电竞注册,电竞投注平台,电竞博彩,英雄联盟竞猜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网络文学的繁荣发展。微短剧实际上可以被视作网络文学在视听领域的延伸,网络文学所探索的诸多成功模式,比如建立国际化网文平台、培育本土创作者、倡导全球IP共创等,都可以为微短剧所用。
微短剧“出海”需要巧借本土化力量,瞄准特定海外受众,将讲故事的模式在地化。国内微短剧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对新媒体时代讲故事方式的摸索。中国微短剧“出海”,除了将100%中国制造的微短剧经过译制后(“译制剧”)进行海外传播,更需将这套成熟的故事母题与语法(也包括营销模式)与当地文化习惯结合,从而生产出更为海外读者喜闻乐见的本土剧。
微短剧“出海”不妨厚植中国元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寻找灵感与故事。罗伯特·麦基认为,新技术应用之初,往往会催生一批故事质量低劣的影片。但人们并不会在猎奇上一条路走到黑,故事总有力量重回正轨。从长期看,融入中华文化及其核心价值的故事,在海外受众中的影响力将持续增加。经过这一两年的沉淀,融入更多中国元素的译制剧开始表现出较强的市场潜力。如麦芽传媒旗下的《The Missing Master Chef》(《消失的厨神》)、《The Beggar Kings Bride》(《归来凤栖处》)等多部作品成功跻身海外短剧热榜前十,《消失的厨神》甚至多次位居榜首,一些武侠剧如《Heavenly Sword, Mortal Fate》(《少年剑圣》)等亦有很高热度,这都是微短剧向传统文化借力的成功范本。
要想长久保持海外观众品读中国故事的热情,并促其从欣赏文化浅表深入到欣赏中华文化的肌理,关键是探索中国优秀故事、典型中华文化符号与新媒体时代故事讲法的结合点,实现故事的精品化与讲好中国故事的统一。
人民网北京6月3日电 (记者王连香)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端午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19亿人次,同比增长5.7%;国内出游总花费427.30亿元,同比增长5.9%。 传统文化展现时代魅力,丰富供给烘托节日氛围。…
人民网北京6月3日电 (记者胡雪蓉)6月2日,2024-2025赛季中国女子冰球职业联赛总决赛迎来了第二个比赛日。深圳昆仑鸿星队6:2战胜上海队、齐齐哈尔兰迪队4:0力克北京队,双双打进金牌赛。…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