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保人在普通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门诊医疗费用由门诊医疗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统筹基金支付年度最高限额为每人每年300元。(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账户、储蓄账户及原新农合家庭账户有余额的可继续使用)
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期长、疗程费用较高、临床路径明确、临床可替代性不高的药品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药品保障范围,参保人在定点医药机构门诊使用符合条件的部分门诊特殊药品,实行单列门诊统筹支付。IM电竞,IM电竞官网,IM电竞注册,电竞投注平台,电竞博彩,英雄联盟竞猜
不设起付线%比例报销,统筹基金支付限额为4万元/年,计入当地居民医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共用封顶线。
38种门诊特殊慢性病纳入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包括:1.冠心病2.高血压病(高危组、非高危组)3.糖尿病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慢性肝炎治疗巩固期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银屑病8.严重精神障碍9.类风湿性关节炎10.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期11.系统性************12.帕金森氏综合征13.慢性充血性心衰14.肝硬化15.结核病活动期16.再生障碍性贫血17.肾病综合征18.******19.脑瘫20.重症肌无力21.风湿性心脏病22.肺源性心脏病23.强直性脊柱炎2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5.重型和中间型地中海贫血26.血友病27.慢性肾功能不全(非肾透析)28肾透析.29.恶性肿瘤门诊治疗30.抗排异治疗31.耐药性结核病32.肺动脉高压33.阿尔茨海默病34.艾滋病35.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36.心房颤动37.支气管哮喘(限中度及以上)38.抑郁症(限重度)。
按规定备案或转诊到自治区内、外选定的医疗机构接受门慢治疗,报销比例不降低,在非选定的医疗机构不享受门慢待遇。
在校学生在本学校校园内或学校组织的活动中以及上下学途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年度内发生符合规定的门诊医疗费5000元以下(含5000元),由基金支付80%;需住院治疗的,按住院规定比例支付。
参保人意外伤害住院发生符合规定(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费,按住院医疗待遇规定比例支付。
属于我区城乡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城乡低保对象、城乡低保边缘对象、过渡期内(2022-2025年)的脱贫人口和防贫监测对象等特殊、困难人群,大病保险起付线,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在以上比例基础上提高5%-10%。
年度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50万元。属于上述特殊、困难人群的,取消封顶线。
1.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异地就医:不用办理异地备案手续,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享受参保地(柳州市)就医购药报销待遇。
(1)住院待遇★经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同意转院住院治疗的,在参保地住院治疗报销比例的基础上,区外住院降低10%;未经同意转院的,区外住院降低20%。
★长期(6个月以上)跨省异地居住,经国家医保服务APP、广西医保网上服务大厅、“广西医保”微信公众号、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审批通过后按参保地住院治疗报销比例执行;未经备案的,区外住院降低20%。
★短期(6个月以内)跨省外出探亲、旅游等因急病住院的,可在国家医保服务APP、广西医保网上服务大厅、广西医保微信公众号、柳州医保微信公众号、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备案手续,审批通过后按参保地住院治疗报销比例执行。
参保人员出院结算前补办异地就医备案的,就医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应为参保人员办理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确因各种原因无法直接结算的,参保人员自费结算的医疗费用,可按参保地规定申请医保手工报销,待遇支付比例按照入院前办理备案手续同等待遇标准执行。
参保人员在自治区外已异地备案选定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发生的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透析、术后抗排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类、冠心病、病毒性肝炎、强直性脊柱炎等10种门诊特殊慢性病相关治疗费用可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如果参保人员具有以上10种以外的门诊慢特病待遇资格,异地就诊相关疾病时注意不要按照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需按参保地规定在定点医疗机构全额自费结算后,回参保地手工报销。
因病在三、二、一级定点医疗机构急诊留观(含急诊抢救和院前急诊抢救),不转入住院治疗发生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享受急诊留观待遇,居民医保基金起付标准按第二次住院起付标准执行,报销比例按住院规定执行;转入住院治疗的,居民医保基金起付标准按住院待遇连续计算起付线,报销比例按住院规定执行。
(一)参保人员在门诊发生相关生育的医疗费用按门诊医疗统筹规定支付,在住院发生生育、产科并发症等的医疗费用按住院规定比例报销;
(三)参保人员符合国家、自治区人口发展政策规定,因难免流产、稽留流产等病理性原因导致的流(引)产,以及经医学鉴定(检查)发现母亲、胎儿疾病需要引(流)产的,在门诊发生的医疗费用按门诊医疗统筹规定支付:在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按住院规定比例报销。
年度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每年1月1日前统计部门最新公布的上年度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